為了進一步提高同學的心理素質,促進同學的身心健康和諧,宣傳普及心理健康知識,深入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英語1901班于5月20日12:00,在中3102教室開展了以“五月 吾約 伍悅”為主題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本次班會由心理委員劉子顔主持,班主任張瑩瑩老師和英語1901班全體同學參加。
班會伊始,劉子顔同學向大家介紹每年的5月25日是“心理健康教育日”,“5.25”的諧音即為“我愛我”,提醒大家珍愛生命,關愛自己。

接着,她分享了有關“抑郁症”方面的一組數據,指出“抑郁症”近日出現越發頻繁,近半年的關鍵詞搜索呈上升趨勢。這确實是一個令人不可小觑的問題。
既然抑郁症如此猖狂,那麼我們就要去了解它,并盡量排解它。
抑郁症又稱抑郁障礙,以顯著而持久的心情低落為主要臨床特征,是心境障礙的主要類型。抑郁症的産生從客觀上來說,是由于生活節奏加快,社會經濟轉型發展迅速,人們無法跟上時代快節奏,從而産生的一系列不良心理反應造成的。作為大學生,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都面臨着較大的身心壓力,一旦出現心理問題,如果不能得到及時的疏導和排解,容易産生抑郁情緒,甚至發展為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等。
那麼我們該如何排解心中的負面情緒呢?同學們通過觀看《彩》這部微電影,并加之以往的生活經驗整理出了5種調節情緒的方法:

首先,我們要學會傾訴,當心情不好的時候可以向朋友或者父母傾訴,大膽地傾訴敞開心扉時,也許就可以找到調整的方法;其次可以坐下來好好思考一下有情緒的自己,把不良的情緒消化掉,讓我們内心平靜;第三是運動,當一個人情緒低落時,往往不愛動,越不動注意力就越不易轉移,情緒就越低落,因此可以通過跑步、打球等體育活動改變不良情緒;第四我們可以适當發洩出來,例如大哭,在悲痛欲絕時大哭一場,可使情緒平靜。哭是解除緊張、煩惱、痛苦的好方法。美國心理專家威費雷認為,眼淚能把有機體在應激反應過程中産生的某種毒素排出去;第五是自我鼓勵,用某些哲理或某些名言安慰自己,鼓勵自己同痛苦、逆境作鬥争。
最後,張老師為班會做總結。現如今生活節奏加快,我們不可避免的會遇到一些令自己心情壓抑的事情,很多人被情緒控制但不自知,喜歡積壓,這些錯誤做法就容易産生心理疾病。正确做法是我們要合理的把壞情緒宣洩出來,學會适當調整,及時排解,還身體一顆健康的心靈。
總之,我們要做情緒的主人,别做情緒的奴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