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産黨成立百年之際,為讴歌黨的光輝曆程和豐功偉績,繼承和弘揚黨的優良傳統,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傳承愛國主義精神,5月16日晚上18:30,商務英語(專)1901、1902班在學2406室召開了以“溫故紅色記憶,傳承愛國主義”的主題班會。19級全體同學參加此次班會。

班會伊始,1902班班長王碩同學作為本次班會的主持人,帶領大家深刻解讀愛國主義的内涵。愛國主義作為最寶貴的精神财富,是人們忠誠、熱愛、報效祖國的一種集情感和行為于一體的社會意識形态。愛國主義在不同社會階段具有不同的具體内涵。不同時代的青年有着獨特的曆史印記,但一顆赤誠的愛國心始終在熱烈跳動,激勵一代代人砥砺奮鬥,創造屬于自己的青春底色。同學要倍加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進一步發揚以祖國為榮的良好風尚。

接着,主持人向同學們介紹了中國的“航天之父”,中國共産黨的優秀黨員,享譽海外的傑出科學家——錢學森。他在自傳中說:在上海交大時他埋頭讀書,想到美國去留學,學好技術本領以待革命成功。在美國留學工作20年後,這位知名的空氣動力學家如願回國參加新中國建設。捐軀赴國難,視死如歸。正是由于對祖國的深切熱愛,勤勞智慧的中華兒女創造出了輝煌燦爛的文化。

回顧黨的光輝曆程,回顧新中國成立和改革開放以來發生的翻天覆地變化和取得的偉大成就,展望美好前景。陳獨秀先生提出新青年的六條标準:自主的而非奴隸的,進步的而非保守的,進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鎖國的,實利的而非虛文的,科學的而非想象的。
作為新時代青年的一份子,我們要适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正确認識國家的曆史和現實。弘揚偉大的民族精神,高舉愛國主義偉大旗幟,自強不息,積極進取,艱苦奮鬥,把一腔愛國熱情付諸于實踐,把愛國之志變成愛國之行,為振興中華而勤奮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