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落實學校開展的“一師一優課”教學活動,進一步提高教師課堂教學質量,引導教師從“授課者”到“設計者”的轉變,大學英語第一教研室于6月7日在學1102教室舉行了教學診斷活動。本次診斷活動主要圍繞《大學英語B(2)》展開,有3位老師進行了教學診斷授課。
牛利平老師的授課注重從宏觀上引導學生熟悉課文大意。随後,讓學生就主題進行小組讨論和分享。對于課文分析,他采用問題導向的授課方式,引導學生帶着問題浏覽課文;在此基礎上,設置相關問題、挖掘文中的重點内容,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并發表自己的看法。牛老師認為,文中的主題雖然是“代際差異”,作為讀者,我們也可以進行更深入的理解和探讨。比如,作者描寫父親去肖恩上班的地方看望他,除了表明父親擔心他在工作中犯錯誤,也能體現出無聲的父愛。随後,在場的老師就此話題進行了交流。周英老師說作者的這些描寫,也反映出父親是一個無比自高自傲的人,因此才招緻兒子肖恩的“反感”以及餐廳經理對他“不感興趣”等等。
邱春英老師的授課思路别具新意,先帶領學生熟悉作者是如何引出主題的(介紹主人公Michael的飛翔夢),進而讓學生探索Michael夢想背後的努力和付出,最後Michael不僅實現了自己的夢想,也刷新了世界紀錄,開啟了“新的高度”。學生在熟悉課文結構後,再回頭探讨文中使用的“雙關”修辭手法,啟發學生思考。此外,邱老師引導學生從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自我教育三個方面分析Michael成功的原因以及父母對于他的成功所起到的作用。聽完邱老師的授課,老師們紛紛表示贊歎:邱老師對課文主題的挖掘比較深入,能夠從更高層面去領悟文章的主題,值得老師們學習,也為授課時融入思政元素提供了新的方法。周英老師對此也談了自己的看法,她說自己在講本章時,鼓勵學生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腳踏實地,以此帶給學生更多的啟發和思考。
楊姝老師的授課注重課程設計,利用信息技術豐富課堂活動,圖文并茂,激發學生的興趣;同時,楊老師也注重帶領學生分析虛拟世界的利弊,客觀地看待科技給人類生活帶來的影響。然後,過渡到課文的結構部分,使學生整體上把握文章的主旨大意,幫助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對于課文的講解,楊老師注重将課文的理解和重點詞彙的講解相結合,在幫助學生加深對課文理解的同時,還便于學生在語境中識記詞彙,從而提高學生詞彙學習的效果,也保障了課堂授課質量。
最後,老師們就本次診斷課進行了互評,就課程設計、課堂活動、教學方法、教學效果等進行了交流,并提出了一些建議:在對課文分析時,要深入挖掘,提升主題;課文的詞彙要适當進行講解和例子補充,便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識記單詞;同時,課件制作上建議簡潔、實用、美觀。通過本次診斷教學活動,老師們表示收獲頗多,對今後的備課授課工作提供了諸多借鑒和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