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13點,公共外語課部在學2502召開了“基于項目式小組合作學習的高效大學英語課堂”的科研工作坊活動,本次活動由大學英語第一教研室周英老師主講。據悉,本次活動也是大學英語教學團隊(2)本學期開展的一次全體教學研讨活動。

周英老師從研究現狀、研究意義、研究内容和項目展示四個方面,向與會老師分享了她的科研及教學研究經驗。
項目驅動教學(Project-Based Learning,簡稱PBL),是一種基于John Dewey的“做中學”理念并和James G. Greeno的“情景學習”和Jean Piaget的構建主義理論相關聯的新型教學法。從國外的研究和實踐來看,PBL能提升學習者的社交能力,激發創造性,有利于應用型人才的培養。
國内外語界對于PBL研究具體代表性是南京大學王海嘯教授帶領團隊主編《新大學英語綜合教程(第二版)》系列教材,嘗試探索項目式外語教學的中國範式(PBLL-C)。該教材按照“分冊主題-模塊主題-單元主題”三級遞進原則進行意義建構,單元教學目标對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21世紀核心素養,全方位打造價值塑造、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三位一體的育人體系。
在廣泛閱讀文獻的基礎上,周英老師從重構教學内容、改進教學方法、開發項目實踐三個方面開展項目式大學英語教學研究。最後,周英老師以大學英語(4)為例,展示了如何開展項目式教學,以及開展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本次科研工作坊不僅提高了老師們對項目式教學認識,而且還增強了老師們科研反哺教學,教研相長的信心,對于提高我校大學英語整體教學水平起到積極地推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