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7月13日,在這個驕陽似火的季節,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的星星之火黨員先鋒隊,如同一股清流,穿越喧嚣的城市,流向了武漢市武昌區華錦社區和灣郡社區,為那裡的孩子們帶去了知識的甘霖和文化的滋養。
在華錦社區英語單詞課上,隊員李華怡引領着學生們通過一首歡快的水果歌曲進入學習狀态,讓大家在旋律中結識了衆多水果的英文詞彙。随後,通過一場“水果蹲”的趣味遊戲,增強了課堂的互動性,還加深了孩子們對所學水果單詞的記憶與理解。每一個新詞彙的掌握,都像是打開了一扇通往世界的窗戶,讓孩子們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在知識的陽光下茁壯成長。

傳統文化課上,隊員張芷烨化身為時間的旅人,攜帶着國粹的瑰寶,緩緩展開一幅幅曆史的長卷。張芷烨巧妙地運用了豐富的圖片展示與生動的視頻資料,成功引導小朋友們參與到了一個講述中國傳統節日故事的活動中。面對“端午節”“中秋節”“春節”及“清明節”這四個具有代表性的節日,小朋友們展現出了極大的興趣與熱情,紛紛争先恐後地舉手發言。他們稚嫩的臉龐上洋溢着認真與專注的神情,對節日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精彩表達,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深感欣慰與鼓舞。

寫作分享課上,隊員劉炎輝鼓勵孩子們拿起筆,以一句提問“大家的夢想是什麼呢?”為引子,激發了孩子們無限的遐想與熱情。同學們積極響應,紛紛站起身來,滿懷激情地分享着自己的夢想。溫清芷小朋友說:“我夢想成為一名教師,将知識的種子播撒給更多人,通過不懈地努力,成為一位無私奉獻、啟迪智慧的好老師。”胡楠坤小朋友也滿懷壯志地舉手:“我則夢想成為科學家,緻力于高科技的研發,為國家的繁榮富強貢獻自己的力量。”實踐團的成員們看着這活力、希望的畫面,心中充滿了欣慰與期待,仿佛看到了一顆顆冉冉升起的新星。
成語故事課上,隊員江一茗通過講述一系列蘊含深刻寓意的成語故事,如“毛遂自薦”彰顯自我推薦的勇氣與自信,“鴻鹄之志”寄托着遠大的抱負與理想,這些故事猶如一串串璀璨的珍珠,串聯起中華民族悠久曆史中的智慧與哲理。孩子們在江一茗的引領下,沉浸在這些故事的海洋中,不僅享受了聽故事的樂趣,更在聆聽的過程中學會了主動思考,将故事中的智慧内化為自身成長的養分。

而在地理知識課上,隊員袁倩則成為探索的向導,她借助一幅幅生動形象的地圖,帶領孩子們漫遊在多彩的世界,引領着孩子們踏上一場場精彩紛呈的世界之旅。她不僅詳細講解了各地的地理位置與特色,更在每一個知識點的背後,激發了孩子們對未知世界的好奇與向往。袁倩的講解讓同學們對大自然的奧秘充滿了無限的敬畏與向往,課堂上充滿了孩子們叽叽喳喳的歡快聲,他們興奮地講述着自己難忘的風景與經曆;也滿懷憧憬地描繪着自己夢想中的旅遊線路。
随後在灣郡社區,星星之火黨員先鋒隊的大家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者,更是心靈的引路人。在開班儀式上,他們以紅領巾為紐帶,将曆史的厚重與時代的脈搏緊密相連。隊員李夢雲講述了一代又一代英雄兒女為國家和民族奮鬥不息的壯麗史詩。孩子們圍坐一圈,眼神中閃爍着對英雄的敬仰和對未來的憧憬,愛國主義的種子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中悄然紮根,等待着春天的到來綻放出絢爛的花朵。

心理健康課上,隊員董時伶化身為溫柔的風,輕輕拂過孩子們心田的每一個角落,用理解和關懷澆灌着那些渴望被看見、被聽見、被理解的花朵。董時伶通過一系列趣味盎然的心理遊戲,幫助孩子們認識自我,學會情緒管理,培養同理心,構建起一座座心靈的橋梁,讓每個孩子都能感受到溫暖的擁抱和堅定的支持。

安全教育講座中,隊員邵婷婷不僅講解了防火、防盜、防溺水等基本安全知識,還通過模拟演練、互動問答等形式,讓孩子們在親身體驗中學會如何在危險面前自救互救,如何在緊急情況下保持冷靜和應對。她的講解既嚴肅又生動,既有深度又有溫度,讓安全教育的理念深入人心。
與此同時,非遺大悟織錦的瑰麗與精湛也被巧妙地帶入課堂。隊員許閏平不僅向孩子們娓娓道來織錦的曆史淵源與文化内涵,更是親自操刀,示範織錦的細膩技藝。孩子們在親自動手的實踐中,不僅觸摸到了傳統手工藝的溫度,更是在指尖的舞動中領略到了非遺藝術的非凡魅力。這種将傳統文化與現代教育相融合的教學方式,不僅讓孩子們對非遺文化有了更為深刻地理解和認識,更重要的是,它激發了孩子們對傳統文化的熱愛。

雖然教學内容與教學方法都不同,但是她們在課堂上都用心地将延安精神的火種播撒進孩子們的心田,隊員們講述的每一個延安時期的故事,帶領孩子們仿佛穿越時空,回到那個波瀾壯闊的年代,看到那些英勇鬥争的身影,感受那些無私奉獻的精神。他們講述着延安時期的故事,讓那些遙遠的歲月仿佛就在眼前,激勵着孩子們立志成才,報效祖國。

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的星星之火黨員先鋒隊不僅是知識的播種者,更是愛心的傳遞者,用行動诠釋了新時代青年的奉獻與擔當。在這段日子裡,他們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點亮了孩子們心中的希望之燈,也照亮了自己前行的道路。接下來的日子裡,星星之火黨員先鋒隊會繼續努力,繼續與社區合作,建設更美好的家園,也向更多人傳遞黨員的志願服務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