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炎輝,男,中共預備黨員,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英語2203班團支書。他的座右銘是“發現光,靠近光,成為光,散發光,有一份光發一份熱”,而這也正是他在大學期間不斷踐行的人生信條。

發現“光”
踏入大學門檻,劉炎輝如萬千新生般懷揣夢想與疑惑,面對全新環境,他心中湧動的是對未來的期許與迷茫。正當彷徨之際,“星星之火”黨員先鋒隊隊長陳文燕猶如晨星破曉,以其工作中的果斷與細緻,生活中對人處世的溫婉謙恭,賦予了“領導力”全新的定義。她讓劉炎輝看到,作為帶頭人不僅敬業樂群,對學弟學妹體貼入微,更以身作則,投身志願服務,于社區幫扶助殘關懷等公益一線發光發熱。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深深地打動了劉炎輝,激發起他内心深處對于社會責任的思考。“每天這麼忙碌,有那麼多事情要處理,為什麼還要抽出時間去做志願活動呢?”這是劉炎輝在與學姐交流時提出的問題,帶着幾分好奇與不解。陳文燕學姐的回答簡單而又深刻:“因為有人需要我,我有一份熱就發一份光,即使很累,但每一步都很值得。”這句話如同破曉的第一縷陽光,穿透了劉炎輝内心的迷霧,讓他看到了志願精神背後的價值與意義。在學姐的引領下,劉炎輝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大學生活,意識到每個人都可以是一束光,即使微小也能照亮周圍的世界。

靠近“光”成為“光”
發現光之後,劉炎輝的腳步未曾停歇,他勇敢地邁向那光芒之源,化向往為行動。在大二這個關鍵節點,他身兼數職,包括班級團支書、校藝術團合唱隊隊長、馨霖花苑園藝社社長,每一份職責都承載着他對多面生活的熱愛與挑戰。面對班級工作,他勤勉好問,在輔導員的指導下從參與者逐步蛻變為領航者,帶領同學們投身于各類公益事業,包括醫院志願服務、兒童關愛行動與校園環境美化……每一次的實踐,都加深了他對“有一分熱,發一分光”的深刻體會。同樣,劉炎輝所帶領的班級量化考核也常年名列前茅。
正是這份熾熱的社會責任感,激勵他超越自我界限,積極參與湖北省大學生藝術節,摘得省二等獎;在愛國詩詞朗誦比賽中脫穎而出,榮膺一等獎;在OB訓練營裡,堅韌磨砺,終獲結業認證;暑期社會實踐場域,躬耕不辍,他參加了“悟之錦”社會實踐活動和武昌區“暑假課堂”社會實踐活動,赢得《人民日報》、長江日報、湖北日報等主流媒體集體贊譽以及武昌區團委的高度贊揚。特别值得提及的是,随着政治素養的日益提升,政治覺悟不斷提高,劉炎輝積極響應黨的召喚,經過嚴格選拔與發展對象考核,以突出的綜合表現被吸納為中共預備黨員。這一身份的轉變,對于他而言,是責任的加重,也是使命的升華。他深知,作為一名黨員,應當以更高的标準要求自己,發揮模範帶頭作用,時刻準備為人民服務。每一次努力,都是對自我潛能的深度挖掘,每一次突破,均标刻着成長的痕迹。在持續靠攏光的過程中,劉炎輝漸漸發現,自己已經是“光”的一份子了。

散發“光”
成為心中的那束“光”後,劉炎輝始終銘記初心,“散發光,有一份熱發一份光”。暑假裡,他榮幸被選為2024級新生的朋輩導師,決心将這份蘊含溫暖與關愛的“光”接力傳遞。迎新季開啟,他全情投入,關心他們生病就醫的大事,協助他們雞毛蒜皮的小事,引導他們解決愁眉苦臉的難事。了解到新生不慎扭傷,劉炎輝馬不停蹄地趕到現場,從緊急救助到後續護理,全程守護,親自實施。即使他所在的楠槿齋與新生的椿萱齋相距甚遠,也沒能阻隔這份溫情的傳遞,确保了受傷新生得到及時妥善的照顧。在他無微不至的關懷下,新生們感受到家一般的溫馨,班級也因此煥發出勃勃生機,團結協作氛圍濃厚,班級量化考核于大一年級中脫穎而出。其踐行的“發現光,靠近光,成為光,散發光,有一份光發一份熱”理念,通過實際行動落地開花,激勵着每一位成員向着更高的目标邁進,一同散發光熱,照亮彼此,也溫暖了校園的每一個角落。劉炎輝,以自己的故事诠釋了“散發光”的真谛,證明了每個人皆有能力成為一束光明,用行動溫暖人心,照亮他人旅程。

這不僅是個體成長的縮影,也是光之傳播與影響力的直觀展現。劉炎輝借由親身實踐,印證了人皆可為光,均可照亮世界一角的道理。他的故事,是一曲關于“靠近光,成為光”的贊歌,鼓舞着後來者,勇往直前,讓自己的人生因光而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