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盎然,實踐育人。3月29日,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學生代表前往古驿生态園開展“青春賦能·知行合一”主題學習實踐活動。通過實地參觀現代農業園區、聆聽企業家創業故事,青年學子們在行走的課堂中感悟鄉村振興新圖景,汲取創新創業精神力量。
沉浸式體驗:現代農業背後的生态智慧
下午2時,團隊抵達古驿生态園。經園區負責人介紹得知,古驿生态園屬于村辦企業,每年向村委會上交租金,提高了村内的集體經濟收入,長期在古驿生态園打工的大概有16戶,在采摘茶葉的時候,臨時工增加了50餘人,為周圍的村民提供了就業的崗位。按照“一村一特一品”的發展方向,村集體投資50萬元将荒涼的茶園提檔升級成江夏區古驿生态園,按照“餐飲+鄉村休閑旅遊”模式,打造集吃、住、行、遊、娛等要素為一體的綜合性旅遊園區,探索出一條推動服務延伸、助力村民增收的富民新路子。

通過豐富品類,開發采摘柑橘、楊梅、黃桃及金堂李、挖紅薯等特色項目,每年吸引遊客逾萬人次,為村集體增收12.7萬元/年。另一方面,讓桔園升級遊樂園。勝利村原有桔園占地面積約80畝,柑桔一直銷售不暢。為了打破滞銷困境,由村集體出資對桔園進行全面改造,通過房屋翻新、品種改良、場地硬化、完善基礎設施等方式,并與農戶簽訂承包合同,成功打造集餐飲、娛樂、休閑等于一體的桔園農莊,為村集體增收6.5萬元/年。
對話創業者:從負債百萬到行業标杆的奮鬥曆程
傍晚的創業分享會上,古驿生态園創始人汪賢海以《十年深耕,讓土地生出金種子》為題,講述了自己從回鄉創業的小白到農業企業家的蛻變曆程。2010年,他畢業返鄉投身生态農業,卻因技術瓶頸和市場波動一度負債百萬。十六年來面對挫折,他帶領團隊跑遍全國學習技術,建立産學研基地,最終打造出融合休閑農業、精深加工、電商銷售的全産業鍊模式。

“創業不是豪言壯語,而是無數次跌倒後的堅持。”汪賢海特别強調青年創業須具備的三種能力:捕捉政策的敏銳度、整合資源的行動力、抵禦風險的韌勁。互動環節,學生幹部就“大學生初創團隊如何破局”踴躍提問,陳明華建議:“從校園小微項目起步,把專業知識轉化為市場需要的解決方案。”
知行合一:青春腳步丈量鄉村振興熱土
活動尾聲,團學聯指導老師魯老師總結道:“今天的實踐是‘把論文寫在大地上’的生動诠釋。希望同學們以此次學習為契機,既懷抱科技興農的理想,也沉澱腳踏實地的心态。”參與學生紛紛表示,生态園的創新實踐與汪總的奮鬥故事,讓他們對“企業家精神”“新農人使命”有了具象認知。
